(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幕中談策擬穰苴:在幕府中討論策略,擬似古代名將穰苴。穰苴(ráng jū),春秋時期齊國名將。
- 明時:指政治清明之時。
- 賦卜居:作詩表達隱居的願望。
- 劍履:指佩劍和鞋子,常用來象徵官員的身份。
- 琴書: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 司馬遊:指司馬遷的遊歷,這裏比喻遊歷四方。
- 原思:指原憲,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以清貧著稱。
- 憊不如:疲憊不堪,不如意。
- 籃輿:古代一種輕便的轎子。
翻譯
在幕府中討論策略,彷彿古代名將穰苴, 在政治清明之時,作詩表達隱居的願望。 臥病在白雲之間,佩劍和鞋子彷彿生出, 歸來時秋色滿載,琴書間充滿文人雅趣。 自言遊歷四方已感疲倦, 無奈原憲般的清貧生活令人疲憊不堪。 他日若能在花叢中相逢,共醉一場, 知道你有弟子相伴,乘坐輕便的籃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因病歸隱的情景,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祝福。詩中運用了穰苴、司馬遷、原憲等歷史人物的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白雲」、「劍履」、「琴書」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隱逸氛圍。末句以「花裏醉」和「籃輿」作結,既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美好期待,也體現了對友人生活的關心和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