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體六十六首梅花

度索山頭春正奢,安期玉棗並如瓜。 誰留漢殿千秋核,瞥見秦人萬樹花。 枝動乍沾眉際月,蕊殘微破臉中霞。 莫嫌蜂蝶無才思,聞道東鄰有宋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度索山:傳說中的仙山,位於東海中。
  • 安期玉棗:傳說中仙人安期生所食的玉棗,象徵長壽。
  • 並如瓜:形容玉棗之大,如同瓜果。
  • 漢殿千秋核:指漢代宮殿中保存的千年古核,象徵歷史的悠久。
  • 秦人萬樹花:指秦地的梅花盛開,象徵着秦地的繁榮。
  • 眉際月:形容梅花枝條輕觸眉間,如同月牙。
  • 臉中霞:形容梅花蕊殘時的美麗,如同臉上的紅霞。
  • 無才思:指蜂蝶不懂得欣賞梅花的美麗。
  • 東鄰有宋家:指東邊的鄰居宋家,可能暗指宋代,宋代以梅花爲國花,象徵着高潔和堅韌。

翻譯

在遙遠的度索仙山之巔,春意正濃,玉棗大如瓜果,與安期生的傳說並存。 誰能想到漢代宮殿中,那千年的古核,一瞥之間,竟化作秦地萬樹盛開的梅花。 梅枝輕觸眉間,彷彿月牙初現,花蕊殘破,卻如臉頰上的紅霞般絢爛。 不要嫌棄那些不懂欣賞的蜂蝶,聽說東邊的宋家,對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以梅花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象徵手法,描繪了梅花的美麗與神祕。詩中「度索山頭春正奢」一句,即展現了梅花的盛放,又暗含了仙境的意象。後文通過對「漢殿千秋核」與「秦人萬樹花」的對比,表達了梅花的歷史底蘊與生命力。結尾處提到「東鄰有宋家」,則巧妙地將梅花與宋代文化相聯繫,增添了詩意的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梅花的獨特魅力。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