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扇:用羽毛製成的扇子,常用於形容文雅或道士的裝束。
- 藤衫:用藤條編織的衣服,輕便透氣,常用於形容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 竹籜冠:用竹筍皮製成的帽子,籜(tuò),指竹筍的外殼。
- 九還丹:道教中的一種仙丹,傳說能使人長生不老。
- 山房:山中的居所,常指隱士或道士的住處。
- 丹竈:煉丹用的爐竈。
翻譯
他手持羽毛扇,身穿藤條衣,頭戴竹筍皮帽,自稱親自煉製了九還丹。 儘管如此,他卻無緣無故地喜愛人間的美好,不怕山中居所的煉丹爐竈寒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他身着道士特有的服飾,手持羽扇,頭戴竹籜冠,自稱已經煉成了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九還丹。然而,這位道士並不因此而遠離塵世,反而對人間的美好充滿喜愛。詩中的「無端卻愛人間好」一句,表達了道士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和留戀,即使山中的煉丹環境寒冷,也無法阻擋他對人間美好的嚮往。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間的留戀,與傳統的道士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展現了道士人性化的一面,也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戚將軍贈寶劍歌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潘溧陽徵復應朝便道省覲御史大夫公 》 —— [ 明 ] 王世貞
- 《 袁繩之太常起家赴南少司空走筆爲贈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龔大理出教授嚴州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肖甫兄治浙師功成召拜御史大夫行左司馬事道過吳門輕舟入訪弇中賦此贈別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題闕 》 —— [ 明 ] 王世貞
- 《 弇園雜詠四十三首清涼界 》 —— [ 明 ] 王世貞
- 《 於鱗貽詩見懷雲上計非遠率爾誌喜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