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語二首

世間事,那有此。齊國王,卒餓死。沛亭長,作天子。歲百戰,垂千祀。 並六合,傳二世。廁中人,斷君頭。堂下客,代君侯。魏冉走,剛成入。 白起逝,安平出。呂易嬴,政僇韋。歇在楚,亦如之。臣相君,竊其母。 君僇臣,弒其父。人既工,天亦巧。唶何爲,日膠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卮語:隨意的言談,無拘無束的話語。
  • 卒餓死:最終餓死。
  • 沛亭長:指漢高祖劉邦,他曾任沛縣亭長。
  • 垂千祀:流傳千年。
  • 並六合:統一六國。
  • 傳二世: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傳位給兒子胡亥,即秦二世。
  • 廁中人:指趙高的父親,被秦始皇投入廁所而死。
  • 斷君頭:指趙高篡位後,殺害秦二世。
  • 堂下客:指趙高,他原是秦二世的堂下客,後篡位。
  • 代君侯:指趙高代替秦二世成爲君主。
  • 魏冉走:指魏冉被趙高所殺。
  • 剛成入:指剛成君趙高入主朝政。
  • 白起逝:指名將白起去世。
  • 安平出:指安平君趙高出現。
  • 呂易嬴:指呂不韋與嬴政(秦始皇)的關係變化。
  • 政僇韋:指秦始皇對韋氏的懲罰。
  • 歇在楚:指楚國的衰落。
  • 臣相君:指臣子篡位成爲君主。
  • 竊其母:指趙高篡位後,其母被尊爲太后。
  • 君僇臣:指君主對臣子的懲罰。
  • 弒其父:指趙高殺害秦二世。
  • 人既工:指人的行爲巧妙。
  • 天亦巧:指天意也巧妙。
  • 唶何爲:嘆息爲何。
  • 日膠擾:形容日子紛擾不安。

翻譯

世間的事情,哪有這樣的。齊國的國王,最終餓死。沛縣的亭長,卻成爲了天子。經歷了百戰,事蹟流傳千年。統一了六國,卻只傳了兩代。廁所中的人,被斷頭。堂下的客人,卻代替君主成爲新的君侯。魏冉被殺,剛成君趙高入主朝政。白起去世,安平君趙高出現。呂不韋改變了嬴政的命運,秦始皇懲罰了韋氏。楚國也衰落了。臣子篡位成爲君主,竊取了君主的母親。君主懲罰臣子,臣子卻弒殺了君主的父親。人的行爲巧妙,天意也巧妙。嘆息這一切,日子卻依然紛擾不安。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列舉了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人物命運的轉折,展現了歷史的無常和人事的複雜。通過對比齊國王和沛亭長的命運,以及秦朝的興衰,詩人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人既工,天亦巧」一句,既指人的智謀,也指天意的安排,兩者交織,構成了歷史的複雜面貌。最後,詩人以「唶何爲,日膠擾」作結,表達了對紛擾世事的無奈和嘆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