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掩室示諸子時年六十六

· 成鷲
行年未到六十六,慎勿笑人指爪曲。而今而後吾免夫,從此餘生易知足。 去歲新年忙鹿鹿,今歲新年快幽獨。一間茅屋一個僧,一炷旃檀一寸燭。 一聲清磬一卷經,一碟黃齏一椀粥。造物於我良厚哉,同住同來受清福。 自誇有褐不須裘,何須得隴更望蜀。當今大人不重賢,當今小人不信天。 當今學人不學律,當今禪人不會禪。時來移氣復移體,自謂古佛堪齊肩。 門庭喧喧炙手熱,盲龜跛鱉爭垂涎。我欲爲此自不難,面龐有血囊無錢。 汝曹腳跟未點地,二者居一隨經權。若雲未能免俗聊復爾,不忍盡棄其學而學焉。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