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伍秋農下山

· 成鷲
出家不捨田與裏,住山不別城與市。 長齋不斷酒與葷,參禪不離妻與子。 聲聞現作居士身,青蓮花發紅塵裏。 雙林傅老襄州龐,眼中之人誰得似。 偉哉伍君非等閒,鬚髯蒼蒼修且美。 手抱無弦入鼎湖,志在高山與流水。 閒房借得木人居,僧來便問無生旨。 我亦山中躲懶人,相逢大笑無彼此。 團圞一日當三生,回首門閭頻陟屺。 乘興能來乘興歸,悵別鬆閒書片紙。 雨過西江水急流,指點歸程無幾幾。 朝辭高峽暮汾江,一路山光伴行李。 同舟況有羅戒軒,正好從容談性理。 還家倘遇舊同遊,爲我將心報知己。 別來飯食不如前,菜根打落當門齒。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