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迄夏抱痾東林承豫章熊劍文惠藥得差賦此致謝兼送其行

· 成鷲
醫王用藥如用兵,多多益善還益精。先生得此作良相,嶺南嶺北鹹知名。 一壺高掛門如市,鬧中靜注軒岐經。雷公炮製得真訣,坎離既濟丹初成。 大丹皎皎如秋月,小丹熠熠如流星。青囊藥裹留不住,光芒飛出香山城。 香山城外東林叟,聞人說項心怦怦。一朝奇窮得奇病,閉門忍痛聲咿嚶。 醫王過我良不偶,恍有神物通精靈。刀圭入口生羽翼,相將御風歸太清。 先生勸我且住世,假我大藥希遐齡。金匱神劑益氣飲,藥爐旦夕蚯蚓鳴。 參苓持贈不足惜,一諾爲重千金輕。沉痾兩月如隔世,艱難萬死方一生。 自笑小乘衰相具,致累大人囊橐傾。投桃報李非所喻,天荒地老難爲情。 憶昔東林開社日,主賓相得如膠青。蹉跎十戴老將至,溪上不聞三笑聲。 兩年病苦同寒食,十日霖雨天冥冥。冷煙不績香廚火,孤影獨對虛堂燈。 兒童菜色不忍見,病夫骨立中屏營。笑謂兒曹且安隱,老夫病起初學行。 行將走遍四天下,縱橫八極如掌平。熊先生,熊先生,四海之內皆弟兄。 君如天上風,我作水中萍。天風披拂無遠邇,萍水聚散何時停。 願得杏林蘭若長相近,吾道不患無居亭。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