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得巨鱉鬻於市贖而放之戲爲此詩

· 成鷲
我生不樂逢伏羲,網罟既設發殺機。潛雖伏矣身亦危,絕流竭澤靡孑遺。 魚蝦蟹蛤由取攜,朝市晚市肩相擠。中有巨物非等夷,狀類覆釜圓筲箕。 縮項帖尾蒙縶維,捨身判命供烹炊。市人過之鹹朵頤,磨刀霍霍爭先施。 垂手入廛僧所稀,偶來乍見心酸悲。諦觀乃是大鱉龜,脫淵失水蟲蟻欺。 大似大人罹世羈,壯志消磨神力衰。揚眉吐氣今低垂,大聲疾呼天不知。 丹砂可點金可揮,爲君聊作續命絲。施勞伐善吾豈爲,相憐同病須同歸。 世人所重毛與皮,穹窿軀殼徒支離。五管在背喙在肌,介而不武頑且癡。 不堪鑽灼通幽微,吉凶悔吝慚先幾。隨波逐浪能幾時,俯首聽命於造物之小兒。 非不枵然大也,吾爲其無用而故棄之。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