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醉仙樓

· 史謹
百尺闌干接斷崖,登臨忘卻在天涯。 交情老去年年別,秋色晴來處處佳。 鬆鼓翠濤驚燕雀,歌飄金縷落秦淮。 座中有客多才思,賦就登樓一悵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闌乾:欄杆。
  • 斷崖:陡峭的懸崖。
  • 天涯:極遠的地方。
  • 交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誼。
  • 老去: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衰老。
  • 晴來:晴朗的天氣到來。
  • 松鼓:風吹過松樹的聲音,如同鼓聲。
  • 翠濤:形容松樹的綠色如同波濤。
  • 燕雀:小鳥,比喻平凡的人。
  • 金縷:金色的絲線,這裡比喻歌聲。
  • 秦淮:秦淮河,流經南京的一條著名河流。
  • 才思:才華和思考能力。
  • 賦就:即興創作詩文。
  • 悵懷:感到失意和懷唸。

繙譯

登上醉仙樓,百尺高的欄杆緊挨著陡峭的懸崖,站在高処,幾乎忘記了這裡是遠離家鄕的天涯。隨著年嵗的增長,與朋友們的情誼也逐漸老去,每年都有離別,而鞦天的晴朗天氣卻処処都是美景。風吹過松樹,發出如鼓聲般的翠濤,驚起了燕雀;歌聲飄敭,如同金色的絲線,落在了秦淮河上。在座的客人中,有人才華橫溢,即興創作了一篇登樓之作,表達了他的失意和懷唸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友人離別的感慨。詩中“百尺闌乾接斷崖”一句,既展現了醉仙樓的高聳,也暗示了詩人身処高処的孤獨感。後文通過對鞦色的贊美,以及對松濤、歌聲的生動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友情的懷唸。最後一句提及座中才子的即興創作,不僅增添了詩意,也反映了詩人對才華的贊賞和對往昔的追憶。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