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楊彥常

· 史謹
我家吳門枕江浙,君住錢唐近南越。 長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鬢如雪。 雖雲蹤跡類浮雲,不向人間附炎熱。 蓬閬羣仙久相待,醉後常期浴東海。 手攀若木弄金烏,卻把珊瑚作薪採。 歸來自臥三天竺,靜守玄關處幽獨。 白雲爲衾石爲枕,五粒松脂勝粱肉。 卻憐吾輩繫樊籠,未暇棲身向麋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門:指蘇州。
  • 江浙:長江與浙江的合稱,這裏指江南地區。
  • 錢唐:即錢塘,今杭州。
  • 南越:古代對廣東、廣西一帶的稱呼。
  • 青藜:古代照明用的木杖,這裏比喻楊彥常的手杖。
  • 鬢如雪:形容頭髮已經全白。
  • 浮雲:比喻行蹤不定,這裏指楊彥常的生活方式。
  • 附炎熱:追隨權貴,追求名利。
  • 蓬閬:傳說中的仙境。
  • 若木:神話中的樹名,日落之處。
  • 金烏:太陽的別稱。
  • 珊瑚:海中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這裏比喻珍貴之物。
  • 三天竺:杭州的靈隱寺附近的三座山峯,這裏指楊彥常的居所。
  • 玄關:指佛教中的修行境界。
  • 幽獨:幽靜而孤獨。
  • 五粒松脂:指松樹的樹脂,這裏比喻簡樸的食物。
  • 粱肉:指精美的食物。
  • 樊籠:比喻束縛,這裏指世俗的束縛。
  • 麋鹿: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翻譯

我家住在蘇州,靠近江南地區,而你住在杭州,接近南越之地。在長安的街道上偶然相遇,你手持青藜杖,頭髮如雪般白。雖然你的行蹤像浮雲一樣不定,但你從不追隨權貴,不追求名利。傳說中的仙境中的衆仙已經等你很久了,你常說要醉後一起去東海沐浴。你伸手攀摘若木,玩弄着太陽,卻把珊瑚當作柴火來採。歸來後,你隱居在三天竺,靜靜地守護着你的修行境界,享受着幽靜而孤獨的生活。白雲當作被子,石頭當作枕頭,松脂勝過精美的食物。我卻可憐自己被世俗束縛,沒有機會像麋鹿那樣自由自在地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史謹與楊彥常在長安相遇的情景,通過對比兩人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楊彥常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羨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意象和比喻手法,如「青藜鬢如雪」、「浮雲」、「蓬閬」、「若木」、「金烏」等,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與現實世界形成鮮明對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批判。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