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連山李禮山明府見寄

· 成鷲
美人爲政心如水,百尺澄潭清徹底。洪纖靈蠢總包荒,游泳潛淪胥託體。 陽春有腳不留行,大道爲公無彼此。邃初槃瓠長兒孫,伏莽負嵎均赤子。 自從單父靜鳴弦,猺獠苗蠻爭側耳。八排六峒風氣開,昔時頑梗今廉恥。 罷琴隱几看青山,宦情攝入詩情裏。目送蜚鴻遠興生,一路吟詩赴郡城。 秋風過我鬆寮下,話別林間片月明。重來有約理歸棹,公事曾迂幾日程。 掛帆夜渡珠江浦,海潮有信風無情。我時西望髮長嘯,幾欲寄書遲雁徵。 臘盡冰消春水長,煙雨濛濛蕩雙槳。何來遠札款荊扉,拂袖清風快幽賞。 開緘三複一沉吟,勞君千里虛提獎。自笑不如魯仲連,坐看東海成桑田。 天下車書歸正統,借地開池種白蓮。自笑不如夷與叔,普天何地非周粟。 北俱盧洲長粳米,飽食無瞋亦無慾。自笑不如纏澗民,懷沙未是解空人。 一片蒲團趺兩膝,寂莫東風過耳輪。置書懷袖中,奚啻什襲珍。 索居非所惜,古處通精神。山中莫問鬆年紀,惟問桃花幾度春。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