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北山太極行樂之圖

· 成鷲
遊遍東西南朔,究竟關閩濂洛。淹貫典墳丘索,鎔鑄精華糟粕。 驅役風雲電雹,成就文章著作。靜似澄潭碧落,動若樞機橐籥。 清比朱霞白鶴,高等泰山喬嶽。悟到先天天不言,坐斷湖山山一角。 手持一卷太極圖,默與濂溪添註腳。五行一,陰陽也,誠無爲,機善惡。 陰陽一,太極也,入一門,閉六鑿。太極本無極,也領真如歸寂莫。 用之則行舍則藏,此是北山真行樂。遙尋竺土契參同,直溯橫渠紹家學。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