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急就寄題王領軍澹寧堂

· 成鷲
澹寧主人洵澹寧,雄才大略今干城。眼前臺閣有山水,胸中仁義爲甲兵。 偶來卜築就羊石,開池留月涵虛明。月明寫影近桐樹,枝高風爽來秋聲。 秋聲吹入月窗裏,夜靜天階涼似水。輕裘緩帶掀紫髯,飲酒賦詩追大李。 詩成徐步繞花行,四面香風襲衣袂。興來坐石藉芳茵,長嘯清歌皆至理。 卻嫌城市無好山,買石連雲歸袖底。橫堆疊樹擬蓬萊,旁觀撫掌稱奇哉。 天台雁宕不足數,嵩華衡岱遙相猜。玲瓏八面供指顧,行住坐臥堪徘徊。 山僧本是愛山者,聞之神爽心先寫。欲到城中試一看,紫陌紅塵畏車馬。 伸紙揮毫一贈詩,更須借重塊然先生爲作指頭畫。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