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霞十二詠紫台爽氣:丹霞山十二景之一,紫台指的是山上的一個平台,爽氣表示清新的空氣。
- 成鷲:明代詩人。
- 玉台:指紫台。
- 半壁:半邊。
- 松筠:松樹和竹子,這裡指山上的植被。
- 西山:指丹霞山以西的山。
- 爽氣:清新的空氣。
- 褦襶:古代的一種寬大的衣服,這裡指穿著褦襶的人。
- 無熱客:沒有煩熱之客,即沒有煩惱的人。
- 袈裟:和尚的法衣。
- 閒人:閑人,指悠閑的人。
- 涼兼草色:涼意和草色。
- 眉睫: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
- 耳輪:耳廓,這裡指耳朵。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夕陽山:夕陽下的山。
- 走紅塵:走在塵世中。
繙譯
紫台位於丹霞山的半邊,四周環繞著松樹和竹子,與西山相連,空氣清新。這裡沒有穿著褦襶的煩惱之人,衹有穿著袈裟的悠閑僧侶頻繁出現。涼意和草色近在眼前,風帶著江水的聲音傳過耳邊。距離夕陽下的山路很近,是誰在這樣的美景中揮汗走在塵世之中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丹霞山紫台的清新景致和甯靜氛圍。通過對比“無熱客”與“有閒人”,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煩擾的遠離和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涼兼草色歸眉睫,風遞江聲過耳輪”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感官躰騐結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結尾的“咫尺夕陽山下路,是誰揮汗走紅塵”則帶有哲理意味,引發讀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