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沙西:沙漠以西,指邊疆地區。
- 寇已平:敵人已經被平定。
- 犬羊羣:比喻邊疆的敵人。
- 空城:指廢棄或無人的城池。
- 分營:分散的營地。
- 夜火燒雲:夜晚營火映照在雲上,形容營火之盛。
- 校獵:古代的狩獵活動,常帶有軍事訓練的性質。
- 秋雕:秋天的獵鷹。
- 掠草輕:形容獵鷹飛翔時輕巧掠過草地。
- 秦將:秦地的將領,泛指中原的軍隊。
- 胡馬:指邊疆的遊牧民族的馬匹。
- 蕃河:指邊疆的河流。
- 漢家清:指中原地區的河流清澈。
- 羌戎: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統稱。
- 干戈老:指戰爭的陳舊,不再需要。
- 聖主明:指當時的皇帝英明。
翻譯
在遙遠的邊疆,沙漠以西,敵人已經被平定,他們的羣體之外,我們築起了空城。夜晚,分散的營地燃起篝火,火光映照在雲上,遠處的火燒雲顯得格外壯觀。秋天,我們進行狩獵,獵鷹在草地上輕巧地掠過。秦地的將領們,他們的力量隨着對抗胡馬的戰鬥而耗盡,邊疆的河流流入中原,變得清澈。那些西北的少數民族,他們不再認識戰爭的陳舊,必須祝賀當時的皇帝英明,使得和平得以維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事平息後的景象,通過對夜晚營火、秋日狩獵等生動場景的描寫,展現了邊疆的寧靜與和平。詩中「秦將力隨胡馬竭」一句,既表達了戰爭的艱辛,也暗示了和平的來之不易。結尾的「須賀當時聖主明」則是對當時皇帝的讚頌,體現了詩人對和平時代的珍視和對英明君主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英明統治者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