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開元寺

· 張喬
誰家煙徑長莓苔,金碧虛欄竹上開。 流水遠分山色斷,清猿時帶角聲來。 六朝明月唯詩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達理始應盡惆悵,僧閒應得話天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徑:煙霧繚繞的小路。
  • 莓苔:青苔。
  • 金碧:指華麗的建築。
  • 虛欄:空曠的欄杆。
  • 角聲:古代軍中或寺廟中使用的號角聲。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城多在南京。
  • 三楚:古代楚國的三個部分,這裏泛指楚地。
  • 達理:通達事理。
  • 惆悵:傷感,失意。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這裏指僧人談論佛法的地方。

翻譯

是誰家的煙霧繚繞的小路上長滿了青苔,華麗的建築在空曠的欄杆旁依傍着竹子而開。流水遠遠地分隔了山色,彷彿將山景切斷,清脆的猿啼時常伴隨着寺廟的號角聲傳來。六朝時期的明月下,只剩下詩篇留存,而三楚的空山中,只有雁羣偶爾迴旋。通達事理之後,應當會感到無盡的惆悵,而僧人們則應該在閒暇之餘,談論天台山的佛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宣州開元寺的靜謐與古樸,通過「煙徑」、「莓苔」、「金碧虛欄」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靜的寺廟景象。詩中「流水遠分山色斷」一句,巧妙地運用了視覺與聽覺的結合,表達了山水的深遠與寺廟的孤寂。後兩句通過對六朝與三楚的回憶,抒發了對往昔的懷念與現實的感慨。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僧人閒適生活的羨慕,以及對佛法智慧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張喬

張喬

張喬,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