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二十員外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 張繼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 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 結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óu):答謝,這裏指作詩迴應。
  • 故交:舊日的朋友。
  • 零落:分散,減少。
  • 心賞:內心的欣賞和喜愛。
  • 馮唐: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心同跡復親:心靈相通,行爲也親近。
  • 未終夕:不到一個晚上。
  • 結念:心中牽掛。
  • 湓城: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聞猿:聽到猿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哀愁。

翻譯

舊日的朋友日漸稀少,我內心的欣賞和喜愛寄託於誰呢? 幸好遇到了馮唐,我們的心靈相通,行爲也親近。 言語還未盡興,夜晚未過,離別的傷感又隨着春天的到來而增加。 心中牽掛着湓城之下,聽到猿猴的叫聲,我的詩興又新添了幾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舊日友情的懷念和對新交的珍惜。詩中,「故交日零落」一句,道出了時光流逝、友情漸淡的無奈;而「幸與馮唐遇」則透露出詩人對新朋友的喜悅和珍惜。後兩句通過對離別和春天的描寫,加深了詩的情感色彩,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切感受。最後,「聞猿詩興新」一句,以景結情,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也暗示了詩人創作靈感的源泉。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張繼

張繼,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