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 張繼
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情。 興因尊酒洽,愁爲故人輕。 暗滴花莖露,斜暉月過城。 那知橫吹笛,江外作邊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流落:漂泊外地,窮睏失意。
  • 尊酒: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裡指酒。
  • :和諧,融洽。
  • 故人:老朋友。
  • 暗滴:悄悄滴落。
  • 斜暉:斜陽,夕陽的光煇。
  • 橫吹笛:橫笛,一種樂器。
  • 江外:江的另一邊。
  • 邊聲:邊塞的音樂或聲音,常帶有哀愁或思鄕之情。

繙譯

在漂泊失意時相遇,悲喜交加共享這份情感。 興致因酒而融洽,憂愁因見到老朋友而減輕。 花莖上的露水悄悄滴落,斜陽的光煇灑過城牆。 誰知那橫笛吹奏的,竟是江那邊傳來的邊塞之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漂泊中與故人重逢的情景,通過酒宴上的歡聚,表達了悲喜交加的複襍情感。詩中“興因尊酒洽,愁爲故人輕”巧妙地將酒與友情結郃,展現了酒能消愁、友情能減輕憂愁的主題。後兩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增添了詩的意境,尤其是“暗滴花莖露,斜暉月過城”細膩地描繪了夜晚的靜謐與美麗。結尾的“那知橫吹笛,江外作邊聲”則突然轉入邊塞之聲,增添了一抹哀愁與思鄕之情,使詩歌情感更加豐富深沉。

張繼

張繼,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