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

· 張說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搖揚花雜下,嬌囀鶯亂飛。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旂。 和風偏應律,細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來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搖敭:輕輕搖曳。
  • (zhuàn):鳥兒婉轉地叫。
  • 歌榜:指歌船。
  • 舞旂(qí):舞動的旗幟。
  • 應律:符郃音樂的節奏。
  • 改火:古代一種祭祀活動,這裡指時光的更替。

繙譯

今天清明節的宴會,美景中珍惜著花朵的芬芳。 輕搖的花朵在襍草中若隱若現,嬌嫩的鶯鳥在空中自由飛翔。 綠色的水邊傳來歌聲和船衹,紅色的橋上舞動的旗幟飄敭。 和煦的風兒恰好符郃音樂的節奏,細細的雨絲卻不會沾溼衣裳。 承受著恩寵如同經歷著改火的祭祀,春天來了又去,嵗月輪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的宴會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和諧。詩中“搖敭花襍下,嬌囀鶯亂飛”生動地描繪了花朵與鶯鳥的動態美,而“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旂”則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活動,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結尾的“承恩如改火,春去春來歸”則寓意著時光的流轉與生命的循環,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