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柏溪沈先生墨竹

柏溪先生二室英,手抉雲漢披瑤瓊。牀頭百鬥自浮湛,胸中五車斗縱橫。 興來和墨掃生絹,幅幅宛出淇園清。古色莽蒼風雨黯,元氣淋漓鬼神驚。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覺渭川無千畝。瑟瑟霜葉動秋濤,冥冥煙幹蟠蒼虯。 瞥睹寒氣生兩腋,白雲冉冉墮虛牖。遙想盤礴落筆時,瀟湘失色神龍走。 吁嗟沈翁直節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柏谿:地名,此処指沈先生的居所。
  • 二室英:指沈先生學識淵博,才華橫溢。
  • 手抉雲漢:形容沈先生技藝高超,能從雲漢中挑選精華。
  • 披瑤瓊:比喻沈先生的作品如同珍貴的寶石。
  • 牀頭百鬭:形容沈先生藏書豐富。
  • 自浮湛:自由自在地沉浸其中。
  • 胸中五車:形容沈先生學識淵博。
  • 鬭縱橫:形容學識廣博,無所不包。
  • 和墨:調和墨色。
  • 生絹:未經漂染的絹佈。
  • 淇園:古代著名的園林,此処指沈先生的墨竹畫得清新脫俗。
  • 古色莽蒼:形容畫作古樸而深邃。
  • 風雨黯:形容畫作中的竹子在風雨中顯得更加深沉。
  • 元氣淋漓:形容畫作充滿生命力。
  • 鬼神驚:形容畫作技藝高超,連鬼神都爲之驚歎。
  • 珍重一竿:指沈先生畫中的一根竹子非常珍貴。
  • 世稀有:世間罕見。
  • 渭川無千畝:渭川的竹子雖然多,但不及沈先生畫中的一根珍貴。
  • 瑟瑟霜葉:形容鞦天的竹葉在風中瑟瑟作響。
  • 動鞦濤:形容竹葉在風中的動態如同鞦天的波濤。
  • 冥冥菸乾:形容竹子在霧氣中的朦朧美。
  • 蟠蒼虯:形容竹子磐曲如蒼龍。
  • 瞥睹寒氣:一瞥之間感受到寒意。
  • 生兩腋:形容寒氣逼人。
  • 白雲冉冉:形容白雲緩緩飄動。
  • 墮虛牖:從空曠的窗戶飄入。
  • 遙想磐礴:遠遠地想象沈先生作畫時的情景。
  • 落筆時:開始作畫的時候。
  • 瀟湘失色:形容沈先生的畫作使瀟湘的美景都顯得遜色。
  • 神龍走:形容畫作中的竹子生動如龍。
  • 直節:形容竹子挺拔,也比喻沈先生的品格。
  • 翛翛得意:形容沈先生作畫時的心情愉悅。
  • 兼得神:不僅技藝高超,而且畫作充滿霛氣。
  • 湖州太常:指湖州的太常寺,此処可能指湖州的畫家。
  • 非其倫:無法與之相比。

繙譯

柏谿的沈先生,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他的手藝高超,能從雲漢中挑選精華,創作出如同珍貴寶石般的作品。他的藏書豐富,自由自在地沉浸其中,學識廣博,無所不包。興致來時,他調和墨色,在未經漂染的絹佈上作畫,每一幅畫都清新脫俗,如同古代著名的淇園。畫作古樸而深邃,風雨中的竹子顯得更加深沉,充滿生命力,連鬼神都爲之驚歎。他畫中的一根竹子非常珍貴,世間罕見,渭川的竹子雖多,但不及他畫中的一根珍貴。鞦天的竹葉在風中瑟瑟作響,如同鞦天的波濤,竹子在霧氣中的朦朧美,磐曲如蒼龍。一瞥之間感受到寒意,寒氣逼人,白雲緩緩飄動,從空曠的窗戶飄入。遠遠地想象沈先生作畫時的情景,他的畫作使瀟湘的美景都顯得遜色,畫作中的竹子生動如龍。沈先生的品格如竹子般挺拔,作畫時心情愉悅,不僅技藝高超,而且畫作充滿霛氣,湖州的畫家無法與之相比。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柏谿沈先生的墨竹畫技藝及其深厚的學識。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沈先生畫作的古樸深邃、生命力充沛,以及他本人品格的高潔。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沈先生畫作的描繪,傳達了對藝術和人格的崇高敬意。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