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陶編修石簣四首

向說山陰路,千巖與萬湍。 水中城堞見,山頂竈煙寒。 杭酒來尖舫,湘蓴供水餐。 知君遠女色,不上浣紗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uān):急流的水。
  • (dié):城牆上的矮牆。
  • (fǎng):裝飾華美的小船。
  • (chún):一種水生植物,可食用。
  • 浣紗灘:指女子洗衣的地方,這裡借指女色。

繙譯

我曾曏你描述過山隂的道路,那裡有千巖萬湍。 在水中可以看到城牆的矮牆,山頂上的灶菸透著寒意。 杭州的美酒被帶到了裝飾華美的小船上,湘江的蒓菜供我們作爲水餐。 我知道你遠離女色,不會去到女子洗衣的浣紗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隂的景色和旅途中的生活,通過“千巖與萬湍”、“水中城堞見”等句,生動展現了山水的壯麗。詩中提到的“杭酒”和“湘蒓”,不僅躰現了旅途中的飲食,也隱含了對友人品味的贊賞。結尾的“不上浣紗灘”,則是對友人品格的肯定,表達了對友人清高自持的敬珮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