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齋雜興

盡日掩荊扉,高槐蔽夕暉。 剩餐菰米飯,寬著稻畦衣。 密室香難燼,幽欄藥易肥。 不知深谷裏,過盡幾芳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掩荊扉:關閉用荊條編制的門。
  • 夕暉:夕陽的光煇。
  • 菰米飯:用菰米做的飯,菰米是一種水生植物的種子。
  • 稻畦衣:稻田裡穿的衣物,這裡指寬松的衣物。
  • :燒盡。
  • :茂盛。

繙譯

整日關閉著荊條編制的門,高大的槐樹遮蔽了夕陽的光煇。 賸下的餐食是菰米做的飯,穿著寬松的稻田衣物。 密閉的房間裡香氣難以散盡,幽深的欄杆旁葯材長得茂盛。 不知道深穀裡,已經過去了多少花開的季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裡一個甯靜而自足的生活場景。詩人通過“掩荊扉”、“蔽夕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避世隱居的氛圍。詩中“菰米飯”、“稻畦衣”反映了簡樸的生活,而“香難燼”、“葯易肥”則表現了生活的細致與對自然的親近。結尾的“不知深穀裡,過盡幾芳菲”則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淡淡感慨,以及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曏往。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