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三首

· 陳繗
出處有時節,行藏無定期。 遊蹤何落落,歸路莫遲遲。 璞玉還堪琢,驪珠不可遺。 要將懷素寶,售此盛明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出處:指人的行蹤或境遇。
  • 行藏:行蹤,出沒。
  • 遊蹤:遊走的蹤跡。
  • 落落:形容舉止瀟灑自然。
  • 璞玉:未經雕琢的玉石。
  •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的人或物。
  • :丟失。
  • 懷素:指內心深藏的才華或寶物。
  • 盛明時:指盛世,繁榮昌盛的時期。

翻譯

人的行蹤和境遇有時節,出沒無常無定期。 遊走的蹤跡何其瀟灑自然,歸途卻不要遲疑。 未經雕琢的玉石仍可琢磨,珍貴的驪珠不可丟失。 要將內心深藏的才華或寶物,在盛世中展現其價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徵,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時機的深刻理解。詩中「出處有時節,行藏無定期」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而「璞玉還堪琢,驪珠不可遺」則強調了內在才華和價值的重要性。最後兩句「要將懷素寶,售此盛明時」鼓勵人們在盛世中展現自己的才華,實現自我價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時代的積極態度。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