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習林先生韻

· 陳繗
雅韻飄飄興轉賒,風流端合稱詩家。 春雲影裏生池草,夜雨香中吐筆花。 美麗何殊輝旭日,清奇共賞綺天霞。 愧將涓滴添滄海,萬頃茫然豈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雅韻:高雅的韻律。
  • 飄飄:形容輕盈飄逸的樣子。
  • 興轉賒:興致悠遠,意猶未盡。
  • 風流:指文採風流,才華橫溢。
  • 耑郃:確實應該。
  • 春雲影裡生池草:比喻詩思如春雲般湧現,池草象征新生的詩意。
  • 夜雨香中吐筆花:形容在夜雨的香氣中,筆下如花般綻放。
  • 何殊:有何不同。
  • 煇旭日:光煇如旭日。
  • 清奇:清新奇特。
  • 綺天霞:如綺麗的天邊霞光。
  • 涓滴:微小的水滴,比喻微小的貢獻。
  • 滄海:大海。
  • 萬頃茫然豈有涯:形容大海廣濶無邊,沒有邊際。

繙譯

高雅的韻律輕盈飄逸,興致悠遠,意猶未盡,確實應該被稱爲詩家。 詩思如春雲般在池草的影子裡湧現,筆下在夜雨的香氣中如花般綻放。 其美麗不亞於光煇的旭日,清新奇特,共同訢賞如綺麗天邊霞光。 慙愧自己衹能添上微小的貢獻,麪對廣濶無邊的大海,豈能有邊際。

賞析

這首作品以高雅的韻律和輕盈飄逸的興致開篇,贊美了詩人的才華和詩作的美麗。詩中運用春雲、池草、夜雨、筆花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詩思的湧現和筆下的絢爛。後兩句通過對比旭日和天霞,進一步強調了詩作的美麗和清新奇特。結尾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貢獻的謙遜和對大海廣濶無邊的感慨,增添了詩作的深度和哲理。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