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廉憲節

聖世耄臣鬢欲絲,風姿還似歲寒時。 九重天子心方簡,百萬生靈命已隨。 畿內經綸當大展,省中霖雨遍先施。 贈行固我尋常事,總在圖中幾首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世: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時代。
  • 耄臣:年老的臣子。
  • 鬢欲絲:形容頭髮已經花白,即將變成絲狀。
  • 歲寒:比喻困境或艱難時期。
  • 九重天子:指皇帝,古代認爲天有九重,皇帝居於最高層。
  • 心方簡:心思單純,沒有雜念。
  • 生靈:指百姓。
  • 畿內: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 經綸:指治理國家的大計。
  • 霖雨:連綿不斷的雨,比喻恩澤。
  • 省中:指中央政府。
  • 贈行:送別時的贈言或贈物。
  • 固我:本來就是。
  • 尋常事:平常的事情。
  • 總在:總是包含在。
  • 圖中:指詩中。

翻譯

在這樣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年老的臣子頭髮已經花白,但他的風姿依舊堅韌如歲寒之時。皇帝的心思單純,而百萬百姓的命運已經與他緊密相連。在京城及其周邊地區,治理國家的大計應當大展宏圖,中央政府的恩澤應該先行普及。送別時的贈言,對我來說本是平常之事,但總是包含在幾首詩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臣在聖明時代的風采,以及他對國家和百姓的深厚情感。詩中「聖世耄臣鬢欲絲,風姿還似歲寒時」展現了老臣雖年邁但精神不衰的形象,而「九重天子心方簡,百萬生靈命已隨」則表達了皇帝與百姓命運的緊密聯繫。後兩句「畿內經綸當大展,省中霖雨遍先施」強調了老臣對國家治理的期望和中央政府應給予的恩澤。最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贈別之事的淡然態度,以及詩歌在表達情感中的重要作用。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