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司理及卿解官還閩

清世憐君制芰裳,那堪尊酒別河梁。 蒲帆曉掛三城雨,澤國寒飛五月霜。 官罷乾坤雙綠鬢,夢迴湖海一黃粱。 寄言羅罻高懸者,可奈冥鴻屬意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制芰裳:製作荷葉衣裳,比喻隱居或清貧的生活。
  • 河梁:橋樑,常用來象徵離別之地。
  •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帆,這裏指船帆。
  • 澤國:多水的地方,這裏指江南水鄉。
  • 五月霜:比喻心境的淒涼。
  • 乾坤:天地,這裏指世界。
  • 黃粱:黃粱夢,比喻虛幻或短暫的幸福。
  • 羅罻:捕鳥的網。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翻譯

在這個清明盛世,我同情你選擇了製作荷葉衣裳的清貧生活,而現在我們卻要在酒杯前,在橋樑邊告別。清晨,你的船帆掛着三城的雨露,江南水鄉的寒意中彷彿飛舞着五月的霜花。你從官場退下,雙鬢依舊綠意盎然,夢醒後,湖海之間,一切如黃粱一夢。我寄語那些高懸捕鳥網的人,你們能否理解那高飛的鴻雁,它的心意是自由翱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陳司理及卿解官歸隱的同情與理解。詩中通過「制芰裳」、「別河梁」等意象,描繪了友人選擇清貧生活的決心和離別的哀愁。後句以「蒲帆」、「澤國」、「五月霜」等自然景象,隱喻友人心境的淒涼與官場的虛幻。結尾寄語捕鳥者,暗示了對自由高遠志向的嚮往與對現實束縛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自由理想的追求。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