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性
金木相摩,生火實多。情僞相感,方心若何。始諸意穴,盛彼胸阿。
窮年攻取,將以遺他。未沃憎燼,轉迷愛波。我思造物,歲久亦頗。
賦今人性,不予天和。無大無小,羣趨利表。何智何愚,一守錢奴。
無貴無賤,登壟必先。何稚何老,死而捐寶。既捐則那,泣乃罷歌。
龍猶戰野,鼠自貪河。我聞古人,賤貝猶戈。詩書丘訓,豈言世訶。
義命之門,今豪少過。逝將去汝,於澗於薖。不見可欲,尚寐無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木相摩:金屬與木材相互摩擦。
- 情僞相感:真實與虛假相互影響。
- 方心若何:內心如何。
- 意穴:意念的深處。
- 胸阿:胸中的角落。
- 窮年:整年。
- 憎燼:憎恨的餘燼。
- 愛波:愛的波瀾。
- 造物:創造萬物。
- 天和:自然的和諧。
- 利表:利益的外在表現。
- 錢奴:被金錢奴役的人。
- 壟:田間的土埂。
- 捐寶:捨棄寶物。
- 戰野:在野外戰鬥。
- 貪河:貪婪如河水。
- 賤貝猶戈:輕視財富如同兵器。
- 丘訓:古代的教訓。
- 世訶:世人的指責。
- 義命之門:正義與命運的門。
- 澗:山間的小溪。
- 薖:草木茂盛的樣子。
- 可欲:可見的慾望。
- 無吪:無聲無息。
翻譯
金屬與木材相互摩擦,產生了大量的火。真實與虛假相互影響,內心又該如何是好?從意念的深處開始,充斥在胸中的角落。整年都在努力獲取,最終卻是爲了他人。未曾澆滅憎恨的餘燼,卻又迷失在愛的波瀾中。我思考造物主,歲月久了也頗感疲憊。賦予今人性,卻不給予自然的和諧。無論大小,人們都追逐利益的外在表現。無論智慧還是愚昧,都成了金錢的奴隸。無論貴賤,總是先登上田間的土埂。無論年幼還是年老,死後都會捨棄寶物。既然已經捨棄,哭泣也就停止了歌聲。龍仍在野外戰鬥,鼠卻貪婪如河水。我聽說古人輕視財富如同兵器,詩書中的古代教訓,又豈是世人的指責所能理解的。正義與命運的門,如今很少有人經過。我將離開你,去到山間的小溪和草木茂盛的地方。不見可見的慾望,寧願無聲無息地睡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金木相摩、情僞相感的描繪,反映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詩中,「我思造物,歲久亦頗」表達了對於造物主的思考與質疑,而「賦今人性,不予天和」則揭示了現代人性的失衡。詩人通過對「錢奴」、「捐寶」等現象的批判,表達了對物質主義的反感,並倡導迴歸自然和諧的生活。最後,詩人以「逝將去汝,於澗於薖」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以及對世俗慾望的超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遊滁山二十詠閏正前望馮鄴仙大正邀遊醉翁亭 》 —— [ 明 ] 郭之奇
- 《 孟夏一日瑞金署中曉望 》 —— [ 明 ] 郭之奇
- 《 看花飲宋爾孚清齋得脈字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 明 ] 郭之奇
- 《 病臂 》 —— [ 明 ] 郭之奇
- 《 望三山 》 —— [ 明 ] 郭之奇
- 《 詠古八絕伯夷叩馬 》 —— [ 明 ] 郭之奇
- 《 車中即事五首 其三 南北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