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臥向滄江歲又遷,暮寒風雪獨蕭然。 自甘窮巷貧原憲,獨對殘書老鄭虔。 萬態時情雙眼裏,百年心事一燈前。 艱難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江:指江河,因江水呈蒼色,故稱。
  • 窮巷:指偏僻簡陋的住処。
  • 原憲:春鞦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安貧樂道著稱。
  • 鄭虔: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晚年貧病交加。
  • 萬態時情:指世間萬物的變化和人情世故。
  • 百年心事:指一生的抱負和心願。
  • 庚申:古代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個時辰,相傳此時鬼神活動頻繁,人們應守夜不眠。

繙譯

我躺在江邊,嵗月又悄然流逝,夜晚的寒風和飄雪中,我獨自感到淒涼。 我甘願住在貧窮的巷子裡,像原憲一樣安於貧苦,獨自對著殘破的書籍,像晚年的鄭虔一樣。 世間萬物的變化和人情世故,都映照在我的雙眼中,一生的抱負和心願,都在這一盞燈前顯現。 我最難忍受的是在今晚這樣的艱難時刻,即使不守庚申,我也無法入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獨與沉思。詩中,“臥曏滄江嵗又遷”一句,既表達了時光流逝的無奈,又暗含了詩人對江河的深情。通過對“窮巷”、“殘書”的描繪,詩人展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和對學問的執著追求。尾聯“艱難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在特定時刻的內心掙紥和無法排遣的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陳大綸

陳大綸,順德人。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官南雄府教授。事見清康熙《順德縣誌》卷六。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