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對微陽未舒詩以俟之

寒山微吐色,呼春入舊年。 三分勻面粉,一捻掃眉煙。 汗漫流空碧,迷茫動窈玄。 霞棲霜氣入,龍隱霧光纏。 將夕倍清迥,空華斷復聯。 鬆陰飛翠羃,草甲潤苔錢。 月洞如堪倚,星巖似可穿。 羈人憑遠眺,東望久蒼然。 寸心千里外,雙眼數峯前。 春懷不敢後,山意乃能先。 相看兩無厭,相對轉幽偏。 佇俟陽和滿,採芳盡石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汗漫:廣闊無垠。
  • 窈玄:深遠玄妙。
  • 空華:虛幻的景象。
  • :覆蓋。
  • 苔錢:苔蘚的別稱,因其形狀圓小如錢而得名。
  • 陽和:溫暖的陽光。

翻譯

寒山漸漸顯露出春天的色彩,呼喚着春天進入舊年。三分春色如同均勻的麪粉,一抹輕煙似掃過眉間的煙霧。廣闊的天空碧藍流淌,迷茫中感受着深遠玄妙的氣息。霞光中霜氣侵入,龍隱於霧光之中纏繞。傍晚時分,景色倍感清幽遙遠,虛幻的景象時斷時續。松樹的陰影下,綠色的霧氣覆蓋,草葉上的苔蘚潤澤如錢。月洞似乎可以依靠,星巖彷彿能夠穿透。作爲旅人,我憑欄遠眺,向東望去,一片蒼茫。我的心在千里之外,雙眼卻凝視着數座山峯。春天的情懷不敢落後,山中的意境卻能先行。相互對望,沒有厭倦,相對之間反而更加幽靜偏僻。我佇立等待溫暖的陽光充滿大地,採摘芳香的花朵,盡享石泉之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春時節寒山的靜謐與春意的漸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三分勻面粉」形容春色的細膩,「一捻掃眉煙」則描繪了輕煙般的春霧。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詩的結尾,詩人期待着陽光的溫暖和春天的完全到來,展現了對美好時光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