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題亳州武津關

憶譙都風物,飛一夢,過千年。羨百里溪程,兩行堤柳,數萬人煙。傷心舊家遺蹟,謾斜陽,流水接長天。冷落故祠香火,白雲淚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傳,椽筆舞蠻箋。總糾糾貔貅,秋風江上,高臥南邊。功名笑談尊俎,問錦江何必上樓船。他日武津關下,春風驕馬金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譙都:指亳州,古稱譙郡。
  • 百里溪程:形容路途遙遠。
  • 斜陽:夕陽。
  • 故祠:指舊時的祠堂。
  • 香火:指供奉祖先或神明的香燭。
  • 行藏:行爲和藏身之處,引申爲生平事蹟。
  • 椽筆:大筆,比喻文筆雄健。
  • 蠻箋:古時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紙張的美稱。
  • 糾糾貔貅:形容軍隊威武。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借指宴席。
  • 錦江:河流名,此處可能指四川成都的錦江。
  • 武津關:地名,位於今河南省。
  • 金鞭:裝飾華麗的馬鞭。

翻譯

回憶起亳州的風土人情,彷彿一場夢,穿越了千年。羨慕那百里長的溪流路程,兩岸排列着柳樹,點綴着數萬家的炊煙。心中傷感於舊時的遺蹟,只見夕陽斜照,流水與長天相接。冷清的舊祠堂香火稀少,白雲似乎含淚,令人感傷。

我的生平事蹟,希望能向故人傳達,用雄健的筆觸在美麗的紙上揮灑。總是形容軍隊威武,在秋風中,高臥在江的南岸。對於功名,我笑談間便能決定,何必非要乘樓船上錦江。將來某日,在武津關下,春風中騎着裝飾華麗的馬,揮動金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亳州風物的回憶,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懷念與對往昔的無限感慨。詞中「斜陽,流水接長天」描繪了悽美的景象,增強了懷舊的情感。後文則展現了作者對功名的超然態度和對未來的豪邁憧憬,體現了元代文人的豁達與不羈。整首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張弘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張弘範

元易州定興人,字仲疇。張柔第九子。善馬槊,能歌詩。世祖中統初,授御用局總管。三年,改行軍總管,從徵濟南李璮。至元初,授順天路管民總管,調大名。六年,以益都淄萊等路行軍萬戶領益都兵,從攻宋襄陽。十一年,從伯顏攻宋,以戰功賜名拔都。十五年,授蒙古漢軍都元帥,南下閩廣,擒宋丞相文天祥於五坡嶺。次年,破張世傑於厓山,消滅南宋殘餘勢力,勒石紀功而還。旋卒。有《淮陽集》。 ► 150篇诗文

張弘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