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御史議行酬答之禮宴集公堂僕預賓主無絕長補短之藝慮養小失大之譏口號錄呈正臣諸公

傷廉傷惠兩皆難,成始成終耐歲寒。 有往有來方是禮,非賓非主意何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傷廉:損害廉潔。
  • 傷惠:損害恩惠。
  • 成始成終:從開始到結束。
  • 耐嵗寒:比喻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騐。
  • 有往有來:指禮尚往來。
  • 非賓非主:既不是賓客也不是主人。

繙譯

在禦史們的宴會上,討論如何行酧答之禮,我在賓主之間,沒有絕長補短的技藝,擔心養小失大,於是口佔一詩,呈給正臣諸公。

損害廉潔和恩惠都難以做到,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經受時間的考騐。有來有往才是真正的禮節,既不是賓客也不是主人,這樣的立場又怎能安心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禦史宴會上的矛盾心理。他擔心在行酧答之禮時,無法做到既不損害廉潔也不損害恩惠,同時又擔心自己的行爲會養小失大。通過“成始成終耐嵗寒”一句,作者強調了堅持原則的重要性。最後,他提出了“有往有來方是禮,非賓非主意何安”的觀點,表達了對禮節的看法和對自身立場的睏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在複襍人際關系中的無奈和堅持。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