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報本:報答本源,指對父母的孝順。
- 丹誠:赤誠的心。
- 誓不渝:誓言不會改變。
- 憂虞:憂慮。
- 會須:應當,必須。
- 遂卻:實現,完成。
- 中年願:中年時的願望。
- 不二途:沒有第二條路,即只有一條正確的道路。
翻譯
我發誓要赤誠地報答父母的恩情,永不改變,每當感到快樂時,也會隨之產生憂慮。 我必須實現中年時的願望,因爲孝子和忠臣的道路是唯一的,沒有其他選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孝道的堅定承諾和對忠孝兩全的追求。詩中,「報本丹誠誓不渝」一句,直接而強烈地表達了對父母孝順的決心。後句「會須遂卻中年願」則展現了作者對實現個人願望的堅定信念,而「孝子忠臣不二途」則是對忠孝兩全理念的強調,表明在作者心中,孝道與忠誠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體現了元代士人對傳統美德的堅守和追求。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九日省舅氏郭西獨行因書所見十首 》 —— [ 元 ] 曹伯啓
- 《 示二舍弟仲吉四首 其四 》 —— [ 元 ] 曹伯啓
- 《 次大同房壽卿教授與路幕賓董德基河東憲幕富子翬等酬和詩韻 》 —— [ 元 ] 曹伯啓
- 《 沁園春 和復初省郎韻紀仲春陪諸名公遊西山 同行都省掾元明善復初行省掾尉遲亨亨甫福建同提舉毛吉甫 》 —— [ 元 ] 曹伯啓
- 《 子方心困二隐君屢以書疏相問因伯亨都司赴召亟聮數語寄謝 》 —— [ 元 ] 曹伯啓
- 《 送南冠謝時清北行 》 —— [ 元 ] 曹伯啓
- 《 濟州登太白樓懷鄭從之御史二首 》 —— [ 元 ] 曹伯啓
- 《 過白溝河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