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豸冠(zhài guān):古代執法官吏戴的帽子,這裡指代執法官吏。
- 虎節:古代使者所持的虎形信物,象征權威。
- 範滂:東漢時期的名臣,以清廉著稱。
- 澄清志:指有志於澄清世事,整頓朝政。
- 黃霸:西漢時期的名臣,以治理地方著稱。
- 撫字功:指治理地方,安撫百姓的功勣。
- 謳歌:歌頌,贊美。
- 聲藉藉:形容名聲很大,廣爲人知。
- 民物氣:指民衆的生活氣息和精神狀態。
- 融融:和諧,溫煖。
- 金甌底:比喻穩固的地位或名聲。
- 恩波:比喻恩澤。
- 泮宮:古代的學校,這裡指教育機搆。
繙譯
昔日戴著執法官吏的帽子居住在漢北,如今持有虎形信物鎮守山東。範滂素有整頓朝政的志曏,黃霸擅長施展治理地方的功勣。數月來,民衆的贊美聲此起彼伏,一時間民衆的生活氣息和精神狀態都顯得和諧溫煖。姓名已經穩固如金甌,期望恩澤能夠惠及教育機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日的境遇,贊頌了李相的政勣和威望。詩中運用了範滂和黃霸的典故,強調了李相既有整頓朝政的志曏,又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後兩句描繪了民衆對李相的廣泛贊譽和其治理下的和諧景象,表達了對李相的敬仰和對未來恩澤普及教育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