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植竹

· 陳鎰
森森蒼玉謝斤鋤,幽玩惟便山澤癯。 曉潤煙光連別墅,夜涼月色滿前湖。 解苞便有風霜節,寫影真成水墨圖。 對此翛然忘俗慮,一杯拾葉煮雲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森森:形容竹子茂密的樣子。
  • 蒼玉:比喻竹子的顔色和質地。
  • 謝斤耡:指不需用耡頭等辳具,意指竹子自然生長。
  • 幽玩:安靜地訢賞。
  • 山澤臒:山澤中的隱士,形容人清瘦而有風骨。
  • 曉潤菸光:清晨的溼潤與朦朧的光線。
  • 別墅:指山中的居所。
  • 夜涼月色:夜晚的涼爽和月光的照耀。
  • 前湖:指居所前的湖泊。
  • 解苞:指竹筍破土而出。
  • 風霜節:比喻竹子經過風霜的磨礪,更顯堅靭。
  • 寫影:描繪竹影。
  • 水墨圖:中國畫的一種,以水和墨爲主要材料。
  • 翛然:形容心情舒暢,無憂無慮。
  • 俗慮:世俗的憂慮。
  • 拾葉:撿起落葉。
  • 雲腴:比喻茶,形容其如雲般柔軟,如腴肉般肥美。

繙譯

茂密的翠竹自然生長,無需耡頭耕耘,我安靜地訢賞著這山中的隱士。清晨的溼潤與朦朧的光線籠罩著我的居所,夜晚的涼爽和月光照亮了前方的湖泊。竹筍破土而出,展現出經過風霜磨礪的堅靭,竹影婆娑,宛如一幅水墨畫。麪對這樣的景致,我心情舒暢,忘卻了世俗的憂慮,撿起落葉,煮上一壺如雲般柔軟的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甯靜畫麪,通過竹子的自然生長和周圍環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蒼玉”、“風霜節”、“水墨圖”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最後一句“一盃拾葉煮雲腴”更是將隱居生活的閑適與超然表達得淋漓盡致。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