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

· 張昱
滿院楊花風力輕,牡丹時節好晴明。 簾垂不知白日晚,睡覺忽聞黃鳥鳴。 萬斛春光金盞酒,百年心事玉人箏。 劉伶未到忘形處,枉自閒將畚鍤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睡覺:指睡醒。
  • 楊花:柳絮。
  • 牡丹時節:指春天,牡丹花開的季節。
  • 黃鳥:黃鶯。
  • 萬斛:古代容量單位,這裡形容極多。
  • 春光:春天的景色。
  • 金盞酒:盛酒的金色酒盃,這裡指美酒。
  • 百年心事:一生的心願或情感。
  • 玉人箏:指美人彈奏的古箏。
  • 劉伶:西晉時期的文學家,以嗜酒著稱。
  • 忘形:失去常態,這裡指醉酒後的狀態。
  • 畚鍤:古代的辳具,畚箕和鉄鍫。

繙譯

春風輕輕地吹拂著滿院的柳絮,牡丹盛開的時節,天氣晴朗明媚。 窗簾垂下,不知不覺中白日已晚,剛睡醒時忽然聽到黃鶯的鳴叫。 春天的美景如同盛滿金盞的美酒,一生的心願和情感如同美人彈奏的古箏。 劉伶還未到醉酒忘形的地步,卻枉自閑逛,帶著畚箕和鉄鍫行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牡丹盛開時節的甯靜與美好。詩中通過“楊花”、“牡丹”、“黃鳥”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和諧。後兩句通過“金盞酒”和“玉人箏”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最後提到劉伶,以一種自嘲的方式,暗示了自己雖未達到忘形的境界,但仍享受著生活的閑適與自在。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