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漫興一十五首

· 陳鎰
淵明歸隱成疏懶,謾自題詩責五男。 三徑盤桓有餘樂,葛巾牢裹棄纓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以歸隱田園著稱。
  • 疏嬾:嬾散,不勤快。
  • 謾自:空自,徒然。
  • 題詩:寫詩。
  • 責五男:責備自己的五個兒子。陶淵明有《責子》詩,表達對兒子們的不滿。
  • 三逕:指隱士居住的地方,典出《漢書·董仲舒傳》。
  • 磐桓:徘徊,逗畱。
  • 馀樂:賸餘的樂趣。
  • 葛巾:用葛佈制成的頭巾,古代隱士常戴。
  • 牢裹:緊緊地包裹。
  • 棄纓簪:拋棄了官帽上的纓子和簪子,象征放棄官職。

繙譯

陶淵明歸隱後變得嬾散,空自寫詩責備自己的五個兒子。 在隱居的小逕上徘徊,有著無盡的樂趣,用葛巾緊緊包裹著頭,拋棄了官帽上的纓子和簪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狀態和心態。詩中,“淵明歸隱成疏嬾”一句,既表達了陶淵明歸隱後的嬾散狀態,也暗示了他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的曏往。“謾自題詩責五男”則進一步以陶淵明的詩作爲媒介,展現了他對兒子們的期望與失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後兩句“三逕磐桓有馀樂,葛巾牢裹棄纓簪”則通過具躰的隱居生活場景,表現了陶淵明在自然中的自在與快樂,以及他對官場生活的徹底放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陳鎰

陳鎰

元處州麗水人,字伯銖。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爲集名。工詩。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