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歐陽伯庸
往年讀書竹深處,君家叔父相賓主。
一門羣從君最奇,賦詩已有驚人句。
秋高沆瀣瀉金莖,日迥瑤臺森玉樹。
邊烽飛度吳江浦,燕歸盡失舊門戶。
十五年間百憂集,相逢不敢訴艱苦。
昨者見君俱老蒼,形容雖變氣如故。
青眼惟逢舊客開,素衣不受緇塵污。
松下長琴按新譜,流水高山必自語。
聽者不知復不顧,始見高人有真趣。
乃仍食貧忍羈旅,俯仰詞林誰比數。
射工伺影江波暮,長日閉門傲寒暑。
雲鬆千尺冥冥風,野桃三月瀟瀟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沆瀣 (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露水。
- 金莖:指銅柱,比喻高聳的物體。
- 瑤臺: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森:茂密,衆多。
- 玉樹:神話中仙樹,比喻才貌出衆的人。
- 邊烽:邊境的烽火,指戰爭。
- 燕歸:燕子歸來,比喻人歸家。
- 老蒼:形容人老態龍鍾。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重視。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無瑕。
- 緇塵:黑色的塵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流水高山: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藝術。
- 射工: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物,能含沙射影害人。
- 詞林:指文學界或詩詞創作的領域。
翻譯
往年我在竹林深處讀書,你的叔父家成了我們的賓主。你們家族中的衆多子弟中,你最爲出衆,賦詩時已有令人驚歎的句子。秋高氣爽時,夜間的露水如金莖般閃耀,日光下瑤臺仙境中的玉樹茂密。邊境的烽火飛過吳江浦,燕子歸來卻找不到舊時的門戶。十五年來,我們經歷了無數憂愁,相見時卻不敢訴說各自的艱辛。昨天見到你,我們都已老態龍鍾,雖然形容改變,但氣質依舊。你只對舊友展露喜愛,保持清白不受世俗污染。松樹下,你彈奏着新譜的長琴,流水高山般的音樂必定自言自語。聽者不知也不顧,這才見得高人真正的趣味。你依然忍受着貧窮和旅途的艱辛,在文學界中誰又能與你相比。射工在江波的暮色中伺機而動,你卻整日閉門,傲視寒暑。雲鬆千尺在冥冥風中搖曳,野桃在三月的瀟瀟雨中綻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其友人歐陽伯庸的深厚情誼和共同的文學追求。詩中通過對往昔讀書時光的回憶,展現了兩人年輕時的才華與志趣。隨着時間的流逝,儘管兩人都已老去,但他們的精神氣質和文學追求依舊不變。詩中「青眼惟逢舊客開,素衣不受緇塵污」等句,表達了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讚賞。結尾處的自然景象,如「雲鬆千尺冥冥風,野桃三月瀟瀟雨」,則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美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