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聽姜惠甫摘阮

羨黃臺公子,能辦此、淡中清。看璧月當胸,松風應手,一洗秦箏。都來四條弦上,有幾家樂府幾般聲。秋水孤鳴老雁,春風百囀嬌鶯。 嫩涼窗戶酒初醒。特地爲渠聽。寫江南江北,無窮意思,字字分明。悠揚博山煙底,把滿懷幽恨一時平。長記曲終時候,錢塘暮雨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摘阮:指彈奏阮咸,一種古代絃樂器。
  • 璧月:形容月亮圓滿如璧。
  • 松風:松林中的風聲,常用來形容音樂或自然之聲的清幽。
  • 秦箏:古代的一種絃樂器,此處指一般的箏樂。
  • 樂府:古代官方音樂機構,也指其收集的民歌。
  • 孤鳴老雁:形容音樂中的孤獨和高遠。
  • 百囀嬌鶯:形容音樂中的婉轉和悅耳。
  • 嫩涼:輕微的涼意。
  • 博山煙:指博山爐中升起的香菸,常用來形容悠遠或幽靜的氛圍。
  • 幽恨:深藏的怨恨或憂愁。
  • 曲終:音樂結束。
  • 錢塘:地名,今杭州,此處可能指錢塘江。
  • 暮雨潮生:傍晚時分的雨和潮水,形容一種淒涼而又壯闊的景象。

翻譯

羨慕黃臺公子,能夠彈奏出這般淡雅清新的音樂。看他胸前的璧月,手中松風般的聲音,一洗秦箏的俗氣。四條弦上,匯聚了幾家樂府的多少種聲音。音樂中,有秋水般孤獨的老雁,也有春風中百囀的嬌鶯。

微涼的窗戶邊,酒初醒的我特意爲他傾聽。寫下江南江北的無窮意境,每個字都清晰分明。悠揚的音樂在博山煙底迴盪,把滿懷的幽恨一時平息。長久記住音樂結束時,錢塘江畔傍晚的雨和潮水涌動。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黃臺公子彈奏阮咸的高超技藝,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音樂的美妙和深遠影響。詩中「璧月當胸,松風應手」等句,形象地展現了音樂家的風範和音樂的清新脫俗。後文通過「秋水孤鳴老雁,春風百囀嬌鶯」等對比鮮明的描寫,展現了音樂中的多樣情感。結尾處的「錢塘暮雨潮生」則巧妙地將音樂與自然景象結合,增強了作品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張之翰

元邯鄲人,字周卿,號西巖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講學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風。時民苦荒,租額以十萬計,因力陳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巖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