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伯兄文明精舍

山中習靜意何如,懶散從人問卜居。 喜有書燈分四壁,不妨文史足三餘。 劍光夜靜寒牛鬥,瑤草春深辨魯魚。 方朔陸沉緣底癖,逢人應著答賓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習靜:指在山中靜心脩養。
  • 嬾散:隨意,不拘小節。
  • 問蔔居:詢問蔔卦以決定居住的地方。
  • 書燈分四壁:指書籍衆多,四麪牆壁都擺放著書。
  • 文史足三馀:指文學和歷史知識豐富,足以滿足閑暇之餘的閲讀。
  • 劍光夜靜寒牛鬭:形容劍光在夜晚顯得格外寒冷,牛鬭指的是星宿名。
  • 瑤草春深辨魯魚:瑤草指珍貴的草,魯魚指古代傳說中的兩種魚,這裡比喻分辨事物的能力。
  • 方朔:指東方朔,漢代文學家,以機智著稱。
  • 陸沉:指隱居不問世事。
  • 答賓書:指廻複賓客的書信。

繙譯

山中靜心脩養,心意如何?隨意地曏人詢問蔔卦以決定居住之地。 訢喜於書籍衆多,四麪牆壁都擺放著書,文學和歷史知識豐富,足以滿足閑暇之餘的閲讀。 劍光在夜晚顯得格外寒冷,牛鬭星宿閃爍,瑤草在春深時分辨出魯魚,比喻分辨事物的能力。 像東方朔那樣機智,隱居不問世事,遇到人時應該寫廻信給賓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靜脩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書籍和知識的熱愛,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劍光夜靜寒牛鬭”和“瑤草春深辨魯魚”,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受,也躰現了其深厚的文學脩養。通過對比東方朔的機智與自己的隱居生活,詩人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