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花 · 題美人捧茶

中泠乍汲,榖雨初收,寶鼎鬆聲細。柳腰嬌倚。薰籠畔、鬥把碧旗碾試。 蘭芽玉蕊。勾引出、清風一縷。顰翠蛾、斜捧金甌,暗送春山意。 微嫋露鬟雲髻。瑞龍涎猶自,沾戀纖指。流鶯新脆。 低低道、卯酒可醒還起。雙鬟小婢。越顯得、那人清麗。 臨飲時、須索先嚐,添取櫻桃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泠(zhōng líng):古代名泉,此處指汲取的泉水。
  • 榖雨(gǔ yǔ):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寶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此處指茶壺。
  • 柳腰:形容女子腰肢纖細柔軟。
  • 薰籠:薰香用的籠子。
  • 碧旗:指茶葉。
  • 蘭芽玉蕊:形容茶葉的嫩芽和花蕾。
  • 顰翠蛾:皺着翠綠色的眉毛,形容女子皺眉的樣子。
  • 金甌:金制的酒器,此處指茶杯。
  • 春山:春天的山,此處比喻女子的眉毛。
  • 露鬟雲髻:形容女子頭髮的美麗。
  • 瑞龍涎:一種香料,此處指茶香。
  • 卯酒:早晨喝的酒。
  • 雙鬟小婢:指梳着雙鬟的年輕女僕。
  • 櫻桃味:比喻茶的味道。

翻譯

泉水剛剛汲取,榖雨初收,寶鼎中傳來鬆聲細語。女子腰肢嬌柔地倚靠着熏籠,旁邊鬥着碧旗般的茶葉在碾試。茶葉嫩芽如蘭花玉蕊,勾引出一縷清風。女子皺着翠眉,斜捧着金甌,暗暗傳遞着春山的意蘊。

她的髮髻微微顫動,瑞龍涎的香氣依舊沾戀在纖指上。流鶯的鳴叫聲清脆,低聲說道,早晨的酒已經醒了,可以起身了。雙鬟小婢,越發顯得那人清麗。在飲茶時,必須先嚐一口,增添櫻桃般的味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品茶的畫面,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美人的風姿和茶的清香。詩中「柳腰嬌倚」、「顰翠蛾」等詞句生動地刻畫了女子的柔美與嬌媚,而「蘭芽玉蕊」、「瑞龍涎」則巧妙地傳達了茶的香氣與品質。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明代文人對生活細節的精緻追求,也體現了對女性美的讚美和對茶文化的深刻理解。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