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情:指人的七種感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
- 聊:姑且,暫且。
- 勘:審查,覈對。
- 倫物:指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和物質利益。
- 摶沙:比喻事物難以聚合,像沙子一樣難以捏合。
- 雙林叟:指佛教中的釋迦牟尼佛,傳說他在雙樹林中涅槃。
- 報恩:回報恩情。
翻譯
我姑且嘗試審查人的七種情感,唯有愛這種感覺難以言說。 它已經依附於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和物質利益,再加上有自我情感的根基。 就像試圖將沙子捏合在一起一樣困難,一旦踏上歸途,便會迷失方向。 因此,那位在雙樹林中成就佛果的老者,只有在功成之後才能真正回報恩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七情」中的「愛」進行探討,表達了愛的複雜性和難以捉摸的特性。詩人認爲愛不僅與人的倫理關係和物質利益緊密相連,還深深植根於個人的情感之中。這種情感如同難以聚合的沙子,一旦涉足其中,便容易迷失方向。最後,詩人以佛教中的釋迦牟尼佛爲例,說明只有在達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後,才能真正理解和回報愛的恩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愛的探討,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情感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過京山王太僕汝化期還日過飲以病從漢江抵省太僕有作賦此解嘲 》 —— [ 明 ] 王世貞
- 《 詠物體六十六首梅花 》 —— [ 明 ] 王世貞
- 《 與方侍御步天寧寺分韻得鬆字 》 —— [ 明 ] 王世貞
- 《 請告杜門大司成張公少宗伯趙公學士餘公攜觴見枉分韻得桑字 》 —— [ 明 ] 王世貞
- 《 病中承三子各以五言二律相問率爾有答酬於鱗 》 —— [ 明 ] 王世貞
- 《 汪中丞戚都督道服訪餘小祇園即事 》 —— [ 明 ] 王世貞
- 《 王家馭提學春夏之際連得二丈夫子以詩賀之再責開宴 》 —— [ 明 ] 王世貞
- 《 甫爾逍遙偶得陸司空與繩數行坐客因舉吳門詩語一笑賦此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