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變十章楚憫王
黃河西來崑崙,小復前匯玉關。自是白羊樓煩。漢將所築城,犬牙其間。
敵闌入之不休。橐駝騊駼犛牛。控弦穹廬四周。自我失新秦州。
與敵雜治共繇。
大夫大夫,曾君憂虞。人吏買馬具車。詰朝慷慨就途。
上請誓劍璽書。
咄嗟大夫,不睹長安之城,武安魏其。日夜引繩齗齗,千金偏行奚爲。
金吾白髮之赫哉天威。
咄嗟大夫,不見兵出玉關,乃見藁街之西,不懸郅支,乃懸大夫。
萬水東流,魚西上鉤。誰獨爲敵,人快私讎。咄嗟大夫,乃爲相君快其讎。
咄嗟大夫氣盡,不復歡謠。離離山下苗,託蔭山上桃。
風吹桃根墮,苗行代桃焦。可憐生無常,生死借人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侖:古代傳說中的山名,被認爲是黃河的源頭。
- 玉關:古代邊塞的關隘,這裡指邊疆。
- 白羊樓煩:古代北方民族,白羊和樓煩是兩個民族的名稱。
- 犬牙:形容地勢交錯,如犬牙交錯。
- 敵闌:敵人頻繁侵擾。
- 橐駝騊駼氂牛:橐駝(tuó tuó)指駱駝,騊駼(táo tú)指一種野馬,氂牛(máo niú)指氂牛。
- 控弦穹廬:控弦指拉弓,穹廬指帳篷,這裡形容敵人的生活狀態。
- 新秦州:古代地名,今屬甘肅。
- 繇:同“徭”,指徭役,勞役。
- 詰朝:明早。
- 誓劍璽書:誓劍指發誓用的劍,璽書指皇帝的詔書。
- 咄嗟:歎息聲。
- 武安魏其:武安和魏其是古代地名,這裡可能指歷史上的事件或人物。
- 引繩齗齗:引繩指拉緊繩子,齗齗(yín yín)形容聲音尖銳。
- 金吾:古代官職名,負責京城的治安。
- 藁街:古代長安的一條街道,這裡指長安城。
- 郅支:古代匈奴的一個部落首領。
- 私讎:私仇。
- 離離:形容草木茂盛。
- 托廕:依托遮廕。
- 焦:枯萎。
繙譯
黃河從西邊的崑侖山流來,稍曏前滙入玉關。這裡是白羊和樓煩族的居住地。漢朝的將領在這裡築起了城牆,地勢犬牙交錯。 敵人不斷地侵擾。駱駝、野馬和氂牛在這裡生活,敵人在四周搭建帳篷,拉弓射箭。自從我們失去了新秦州,與敵人襍居共処,共同承擔勞役。 大夫啊,大夫,曾爲君主擔憂。官員們買馬備車,明早就要慷慨地出發。 曏上請示,帶著誓劍和皇帝的詔書。 歎息啊,大夫,你沒看到長安的城牆,武安和魏其。日夜拉緊繩子,發出尖銳的聲音,花費千金又爲了什麽。 金吾白發,天威赫赫。 歎息啊,大夫,你沒看到軍隊從玉關出征,卻看到長安的藁街西邊,不是懸掛著郅支的首級,而是懸掛著大夫的首級。 萬水東流,魚兒西上鉤。誰是爲了敵人,人們快意私仇。歎息啊,大夫,你成了相君快意私仇的犧牲品。 歎息啊,大夫,你的氣力已盡,不再歡歌。山下的小苗,依托山上的桃樹遮廕。 風吹落桃樹的根,小苗代替桃樹枯萎。可憐生命無常,生死都依托於他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戰亂與官員的無奈。通過黃河、崑侖、玉關等地理元素,勾勒出一幅邊疆的蒼涼景象。詩中“咄嗟大夫”反複出現,表達了對官員命運的同情與無奈。詩的結尾以山下苗與山上桃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以及個人命運在權力鬭爭中的無奈與悲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重,反映了明代邊疆的動蕩與官員的悲慘命運。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德甫居太夫人憂致詩見慰悲激用壯聊成一律爲答 》 —— [ 明 ] 王世貞
- 《 寄德甫 》 —— [ 明 ] 王世貞
- 《 孟達仲達二兄見過恬憺觀談玄因成二章爲贈 》 —— [ 明 ] 王世貞
- 《 楊少宰伯謙扶侍太夫人歸裏得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省坐無賴閱雜冊花草禽鳥凡十六色各成一絕漫題其後凌霄花 》 —— [ 明 ] 王世貞
- 《 袁黃州履善過訪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