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眉山(é méi shān):位於中國四川省,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烽火城(fēng huǒ chéng):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城池。
- 陶士: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士和詩人。
- 三徑: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詩,意指隱居之地。
- 張衡:東漢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和文學家。
- 四愁:指張衡的《四愁詩》。
- 瀛洲(yíng zhōu):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翻譯
峨眉山的月亮半圓,秋意正濃,烽火城西邊有一座百尺高的樓。 煙霧繚繞的柳樹下,人影稀疏,靜悄悄的,西風輕拂,水面悠悠。 我依戀着陶淵明那樣的隱士生活,開啓了三條小徑,不願學張衡那樣吟詠憂愁。 聽說夜深時,星斗旁邊,羣仙相望,他們在瀛洲仙境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夜的靜謐景象,通過峨眉山的月色、烽火城的樓臺、煙柳疏疏的景緻,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鬧依陶士開三徑,肯學張衡詠四愁」表達了詩人嚮往隱逸生活,不願沉溺於世俗的憂愁。結尾的「羣仙相望在瀛洲」則寄託了對仙境的嚮往,展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熱愛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