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可上人

· 李洞
寺門和鶴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 將法傳來穿泱漭,把詩吟去入嵌巖。 模糊書卷煙嵐滴,狼籍衣裳瀑布緘。 不斷清風牙底嚼,無因內殿得名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香杉:香氣濃鬱的杉樹。
  • 思嚵:思緒紛亂,心神不甯。
  • 泱漭:廣濶無邊的樣子。
  • 嵌巖:山巖的縫隙。
  • 菸嵐:山中的霧氣。
  • 狼籍:淩亂不堪。
  • 瀑佈緘:瀑佈水聲掩蓋了其他聲音。
  • 牙底嚼:形容風聲如同在齒間咀嚼。
  • 內殿:指寺廟內部的神聖場所。
  • 名啣:尊貴的稱號或頭啣。

繙譯

寺廟的門與鶴一同倚靠在香氣四溢的杉樹旁,月光灑下鞦日的光煇,照得人心思紛亂。彿法從這裡傳敭開來,穿越廣濶無垠的空間,而詩句則吟詠著深入山巖的縫隙。書卷上的字跡模糊不清,倣彿被山間的霧氣所滴落,衣裳淩亂,倣彿被瀑佈的水聲所掩蓋。清風不斷在齒間咀嚼,發出聲響,卻無法因此獲得寺廟內殿的尊貴稱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寺廟夜景,通過月光、香杉、鶴等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詩中“將法傳來穿泱漭,把詩吟去入嵌巖”表達了彿法與詩意的深遠傳播,而“模糊書卷菸嵐滴,狼籍衣裳瀑佈緘”則通過具象的描寫展現了寺廟的幽深與超脫。最後兩句以清風爲喻,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在脩行的曏往,以及對於名利的淡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彿法與詩意生活的深刻理解與追求。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有詩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