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後學:後來的學者或學生。
- 方成市:剛剛開始聚集成市,比喻學術或技藝的初學者。
- 吾師:我的老師。
- 上賓:尊貴的客人,這裡指老師已經去世,成爲天上的貴賓。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應不夜:應該沒有夜晚,形容洞天中永遠明亮。
- 源樹:指桃源中的樹,比喻生命之源。
- 秪如春:衹像春天,形容永遠年輕、生機勃勃。
- 棋客:下棋的人,這裡指仙人。
- 畱童子:畱下童子,指仙人身邊的童子。
- 山精:山中的精霛。
- 避直神:避開正直的神霛,指山精不敢接近正直的神霛。
- 無因:沒有機會。
- 握石髓:握住石髓,石髓是傳說中的一種仙葯,能使人長生不老。
- 養生人:指追求長生不老的人。
繙譯
後來的學者們剛剛開始聚集成市,我的老師卻已經成爲了天上的貴賓。 洞天裡應該沒有夜晚,桃源中的樹永遠像春天一樣生機勃勃。 下棋的仙人畱下了童子,山中的精霛避開正直的神霛。 我沒有機會握住那傳說中的石髓,無法與追求長生的人分享。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老師的懷唸和對仙境般生活的曏往。詩中“洞天應不夜,源樹秪如春”描繪了一個永恒而美好的仙境,與老師的去世形成對比,突出了對老師的敬仰和對仙境的渴望。末句“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則流露出對長生不老的曏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老師無法再傳授知識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
李德裕的其他作品
- 《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其十 二猿 》 —— [ 唐 ] 李德裕
- 《 南窜途中感愤 》 —— [ 唐 ] 李德裕
- 《 赠甘露寺僧道行 》 —— [ 唐 ] 李德裕
- 《 記韋楚老不遇 》 —— [ 唐 ] 李德裕
- 《 雨中自祕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祕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餘特厚故以詩贈之 》 —— [ 唐 ] 李德裕
- 《 僕射相公偶話於故集賢張學士廳寫得德裕與僕射舊唱和詩其時和者五人惟僕射與德裕皆列高位悽然懷舊輒獻此詩 》 —— [ 唐 ] 李德裕
- 《 比聞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於江南諸山訪之莫致陳侍御知予所好因訪剡溪樵客偶得數株移植郊園衆芳色沮 》 —— [ 唐 ] 李德裕
- 《 憶平泉雜詠憶辛夷 》 —— [ 唐 ] 李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