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

· 李頎
沈沈牛渚磯,舊說多靈怪。行人夜秉生犀燭,洞照洪深闢滂湃。 乘車駕馬往復旋,赤紱朱冠何偉然。波驚海若潛幽石,龍抱鬍髯臥黑泉。 水濱丈人曾有語,物或惡之當害汝。武昌妖夢果爲災,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蘭艾本殊香,察見泉魚固不祥。濟水自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 千年魑魅逢華表,九日茱萸作佩囊。善惡死生齊一貫,祗應斗酒任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沈沈:深邃的樣子。沈(shěn)。
  • 牛渚磯: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
  • 靈怪:神奇怪異的事物。
  • 生犀燭:傳說中能照見水中怪物的犀牛角製成的燈燭。
  • 洪深:深廣的水域。
  • 滂湃:波濤洶涌的樣子。
  • 赤紱朱冠:紅色的衣帶和帽子,指官員的服飾。
  • 海若:海神。
  • 潛幽石:隱藏在深處的石頭。
  • 鬍髯:鬍鬚。
  • 黑泉:深黑色的泉水。
  • 水濱丈人:水邊的老人。
  • 物或惡之:有些事物可能會帶來災禍。
  • 武昌妖夢:指不祥的夢境。
  • 鬼府:陰間。
  • 蘭艾:蘭花和艾草,比喻好壞混雜。
  • 察見泉魚:看清水中的魚,比喻洞察事物的真相。
  • 濟水:古代河流名,今已不存在。
  • 接輿狂:接輿是古代傳說中的狂士。
  • 魑魅:山林中的鬼怪。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茱萸:一種植物,古人認爲佩戴可以避邪。
  • 佩囊:裝東西的小袋子。
  • 斗酒:飲酒。

翻譯

深邃的牛渚磯,傳說中充滿了神奇怪異。行人在夜晚手持能照見水中怪物的犀牛角燈燭,洞照着深廣的水域,波濤洶涌。乘車駕馬來回穿梭,穿着紅色衣帶和帽子的官員顯得何等威嚴。波濤驚動了海神,隱藏在深處的石頭,龍抱着鬍鬚臥在深黑色的泉水中。水邊的老人曾說過,有些事物可能會帶來災禍。武昌的不祥夢境果然成了災難,百代的英威埋沒在陰間。青青的蘭花和艾草本就不同香,洞察事物的真相固然不祥。濟水自然清澈,河水自然渾濁,周公是大聖人,接輿是狂士。千年鬼怪遇見華表,九日佩戴茱萸的佩囊。善惡死生都是一致的,只應飲酒任由蒼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牛渚磯的神祕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神話傳說,展現了詩人對於生死、善惡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和自然景觀,如生犀燭、海若、龍等,構建了一個超現實的奇幻世界。通過對這些元素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不可抗拒的感慨,以及對生死善惡等終極問題的哲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神祕感。

李頎

李頎

李頎,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漢族,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詩人。開元十三年中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爲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