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侍御赴京
綠槐蔭長路,駿馬垂青絲。
柱史謁承明,翩翩將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臨赤墀。
肅肅儀仗裏,風生鷹隼姿。
一從登甲科,三拜皆憲司。
按俗又如此,爲郎何太遲。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別醉芳草,前山勞夢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蔭(yìn):遮蔽。
- 柱史:古代官名,此處指崔侍御。
- 承明:古代宮殿名,借指朝廷。
- 翩翩:形容舉止灑脫。
- 赤墀(chì chí):紅色的臺階,指朝廷。
- 肅肅:整齊嚴肅的樣子。
- 鷹隼(sǔn):猛禽,比喻英勇的姿態。
- 甲科:科舉考試中的最高等級。
- 憲司:古代官名,主管司法。
- 按俗:按照常規。
- 陲(chuí):邊疆。
翻譯
綠槐樹蔭遮蔽着長長的道路,駿馬的繮繩垂着青絲。 崔侍御前往朝廷拜見,舉止灑脫,似乎有着美好的前程。 在千官朝拜的大日子,他奏事於紅色的臺階之上。 在整齊嚴肅的儀仗隊中,他的風采如同風中展翅的鷹隼。 自從他登上科舉的最高等級,三次被任命爲憲司。 按照常規,這樣的成就,他擔任郎官似乎來得太遲。 在暮春時節送別你,花兒落滿了城南的邊疆。 離別時我們醉倒在芳草地上,前山的景象成爲我夢中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崔侍御前往京城的場景,通過綠槐、駿馬等自然景物和柱史、千官等社會景象,展現了崔侍御的風采和前程。詩中「風生鷹隼姿」一句,形象地比喻了崔侍御的英勇和威嚴。後半部分則轉爲對離別的描寫,暮春花落、醉別芳草,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和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願和對離別時刻的深情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