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

七年石城下,猶記別時顏。 此日予重往,逢君應召還。 時艱知念切,道路閱頭斑。 且愜良辰賞,扁舟共採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平原(píng yuán):平坦的原野,這裏指平靜安詳的地方。 董思白(dǒng sī bái):指著名的文學家董思白。 顏(yán):容顏,這裏指面容。 予(yú):我。 逢(féng):遇見。 應召(yìng zhào):應邀前去。 時艱(shí jiān):時局艱難。 閱(yuè):看。 斑(bān):白髮。 愜(qiè):滿足。 扁舟(biǎn zhōu):小船。 蘭(lán):這裏指蘭花,也可指美好的事物。

翻譯

在平靜的原野上,我再次遇見了著名的文學家董思白先生。七年前在石城告別時的容顏,我至今仍然記得。今天我重回此地,卻又遇見了您,應邀前去。時局艱難,我心中思慮重重,白髮已經斑駁。不如在這美好的時光裏共同乘舟,一起欣賞美麗的蘭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七年後再次與董思白先生相遇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和對美好時光的嚮往。通過平實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展現了友情與美好時光的可貴之處,讓人感受到歲月流轉中的情感交融和生活的真實與美好。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