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樊孟泰督學

恩光豸繡重,儒望斗山尊。 何事蒼梧署,空開桃李門。 不應爲異物,定有未招魂。 千古傳燈地,真疑衣鉢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豸(zh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似虎而有角。
  • 儒望:指學者的聲望。
  • 斗山:指高山。
  • 蒼梧署:指古代官署名,也可指官職。
  • 桃李門:指高官顯貴的家門。
  • 異物:指不同尋常的人或事物。
  • 未招魂:指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或稱讚。
  • 傳燈地:指傳播學問的地方。
  • 衣鉢:指出家人士的衣鉢,比喻佛門事物。

翻譯

恩光照耀着豸繡華麗,學者的聲望高如斗山。在蒼梧署中發生了什麼事,高門上卻空空如也。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肯定有未被人注意的才華。千古傳播學問的地方,真的還保存着佛門的衣鉢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學者或官員的境遇。他在恩光照耀下,身披華麗的衣袍,聲望高如山峯,但卻發現自己的官職空空如也,家門冷清。詩中表達了一種對於才華被埋沒的無奈和對於學問傳承的擔憂。通過對傳統文化中的官場和學術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對於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於價值觀念的反思。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