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龍友

君不見,南山玄豹雨霧藏,七日不食澤文章。又不見,羽翼縭褷雙鳳皇,靈文噦噦鳴朝陽。 丈夫出處自有時,時俗之眼詎能量。與君共鄉閭,少小敦意氣。 共許百年身,無負千秋事。屈首爲文章,調必追正始。 雙眼不肯向時人,時人但謂此狂耳。呼馬呼牛任此身,十年落落在風塵。 我憐匏繫青襟後,君亦公車困幾春。六載之前予獻策,忝竊金門待詔客。 不那煙霞疾轉生,翻向秋風理歸翮。去年君覆上公車,氣色青雲倍發舒。 贈句雁行吾分讓,佇君龍躍起天衢。君才早負千人敵,一奏淩雲薄子虛。 春風得意長安道,馬蹄蹀躞看花早。捷書三月到菰蘆,菰蘆有人歡欲倒。 千載貢王事豈遙,彈冠意氣爲誰驕。功名富貴祇長物,何物不朽垂壤霄。 看君期許非流俗,會作夔龍翼聖朝。獨有野人高臥癖,一別金門歲幾易。 老大空憐報主身,疏慵未策追風力。若逢故人問野人,爲語蒲團已枯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南山:指南方的山,這裏指遙遠的地方;玄豹:黑豹;澤文章:指水草,這裏比喻食物。縭褷(lí dī):指纏繞;噦噦(yuě yuě):指鳴叫聲。鄉閭(xiāng lǘ):指鄉里;敦意氣:指真誠相待。匏繫(páo xì):指用葫蘆繩繫住;公車:指官車。獻策:指獻策略;金門:指皇宮。淩雲薄子虛:指在文學上超越了子虛,即虛構的人物。蹀躞(dié xiè):指小步輕快地走路。菰蘆:一種植物,這裏比喻官職。彈冠:指拂去帽子上的塵土。垂壤霄:指功名長存於天空。夔龍:傳說中的神獸。野人:指隱士;蒲團:指坐墊。

翻譯

寄何龍友 [明]李孫宸 你是否看見,南山上的黑豹被雨霧遮掩,七天沒吃東西。再是否看見,羽翼纏繞的雙鳳皇,在朝陽下鳴叫。 人的命運註定有時機,時代的眼光怎能理解。與你一同在鄉里,少年時互相真誠。 共同期許百年的人生,不負千秋的事業。低頭爲文學奮鬥,必須追隨正道。 雙眼不肯向當代人,當代人只會認爲這是瘋狂之舉。呼喚馬兒、牛兒,度過十年在塵世中。 我憐惜被葫蘆繩繫住的青年後輩,你也曾困於官車多時。六年前我獻策略,謙卑地在金門等待皇命。 不料風雲變幻,轉而向秋風整理羽翼。去年你再次登上官車,氣色如青雲般明朗。 贈送句子如同雁行,等待你龍躍上天路。你的才華早已超越千人,一展才華如同虛構的人物。 春風得意在長安道上,馬蹄輕快地踏看花。快信三月送到菰蘆,菰蘆裏有人歡喜得快要倒下。 千年來獻上的貢品豈會遙遠,拂去帽上的塵土,意氣風發爲何而驕傲。功名富貴只是暫時的,有什麼不會留存於天空。 看着你的期許並非平凡,將成爲夔龍翼下的聖朝。唯獨有野人偏愛高臥,一別金門歲月已多。老大空虛憐憫主人,懶散未有追逐風力。若遇到舊友問起野人,只能說蒲團已經乾枯寂寞。

賞析

這首詩以寄託情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描繪了南山玄豹、雙鳳皇等形象,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通過對友情、人生、時代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讚美和祝福。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